中国音乐期刊联盟

       

《中国音乐》编辑部携手《北方音乐》(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按刊名首字母排序】4家编辑部,共同推进“音乐类期刊联盟(一期)建设工作”。2025年3月1日开始,联盟将以“中国音乐期刊网·预印本”平台为依托,多家期刊通过预印本平台共享《中国音乐》编辑部的稿件资源,一同在平台上遴选稿件。这一工作将有效促进期刊之间的学术互动与资源共享,推动中国音乐类期刊的协同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创新。未来,我们还将推进多期音乐类期刊联盟建设工作。

 

        作者投稿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

  • 主编 :李心草;副主编:齐琨
  • I S S N :1002-9923
  • C N :11-1379/J
  • 主管单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
  • 出版周期 :双月刊
  • 邮箱 :bianjibu7378@vip.163.com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1号
  • 邮政编码 :100101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快捷入口

  • 作者投稿 作者投稿
  • 编辑办公 编辑办公
  •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
  • 主编办公 主编办公
  • 最新预印本
  • 最热预印本
  • 平台推荐

学术视频

更多
  • play

    中国音乐期刊网名家寄语(一)

    2025-03-28
  • icon

    系列访谈:齐琨——刘承华

    2025-03-26
  • icon

    刘承华讲座:文人琴与艺人琴划分中的几个问题——兼答姚锡安、荣鸿曾先生(上)

    2025-03-26
  • icon

    刘承华讲座:文人琴与艺人琴划分中的几个问题——兼答姚锡安、荣鸿曾先生(下)

    2025-03-26
SEE MORE
  • 最新文章
  • 过刊浏览
更多
Volume  期 2,2025 2025年第2期
  •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杨民康

    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25.02.001
    摘要: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新视角和传统音乐研究的新定位,以共时性社会文化空间为基本范畴,专注于研究以当代民族(或多民族)国家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体制与传统区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横向视角主要考察当代政治文化体制对传统区域音乐文化的横向区隔作用及所带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目前的主要研究倾向是取其狭义、中域(或中位、中观)层面,重点关注“国与国”研究。倘若将之作为一种音乐空间研究的学术范式,从广义和内域(内部)、微观方向缩进,可延伸至中国大陆“省(区)与省”之间及与港澳台地区之间音乐文化关系的研究,而向外域(外部)、宏观方向扩展,则可将其研究目光延及洲际乃至全球范围。区域国别音乐研究的纵向研究可以包括区域研究与国别研究两个基本层面:区域音乐(或传统音乐)研究层面通常仅涉及前现代性和前工业化时期传统音乐的历时性(或历史性)研究;国别(或区域与国别)音乐研究层面不仅涉及传统音乐寄存于当代社会的传承和濡化状况,而且涉及其进入当代民族(或多民族)国家及现代(或后现代)性、工业化时期以来的各种发展、建构、变迁及与外来文化交融、涵化后形成的多元分层一体化音乐生态。  
    关键词:区域国别音乐;民族音乐学新视角;传统音乐研究新定位;学术范式   
    57
    |
    2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69336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4

    赵书峰

    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25.02.002
    摘要:从民间乐舞到“非遗”乐舞的“再语境化”主要体现以下四种特点:一是表演形态的重构;二是表演者身份的重构;三是文化(意义)功能的重构;四是“演—观”空间的重构。传统乐舞经历了原生民俗性—“非遗”展演性—元素(舞台)实践性三个维度,不但呈现出表演文本的“再语境化”,而且是在逐渐走向艺术创作“经典化”的建构过程。其“再语境化”的深层隐喻既是由传统乐舞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主导的,又更多是由“非遗”制度文化与经济资本决定的。当下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流在强调“非遗”乐舞“原生性”保护与传承基础上,尤其重视其艺术元素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即“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乐舞的“守正创新”。  
    关键词:合作;重构;“非遗”乐舞;“再语境化”   
    37
    |
    15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69337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4

    张天鹰

    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25.02.003
    摘要:《红绣鞋》与《叠断桥》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流传较为广泛的两支俗曲,并且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红绣鞋调”和“叠断桥调”。本文以俗曲《红绣鞋》和《叠断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以及二者词格、音乐形态的分析与比较,论证了俗曲《红绣鞋》与《叠断桥》、“红绣鞋调”与“叠断桥调”的等同关系,并进一步回答了《红绣鞋》与《叠断桥》的时调归属问题,认为俗曲《红绣鞋》是《叠断桥》流变中的一部分,是主要流行于南方广大地区,用“叠断桥调”多演唱“红绣鞋”相关题材的一部分。  
    关键词:俗曲;《红绣鞋》;《叠断桥》;词格;音乐形态   
    43
    |
    18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693375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4

    施咏

    DOI:10.13812/j.cnki.cn11-1379/j.2025.02.004
    摘要:本文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借鉴〔卖食物调〕〔卖杂货调〕〔磨刀吆喝调〕〔补缸调〕〔收破烂调〕五种传统叫卖调音乐元素创作的新“叫卖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与历史文化阐释。流行叫卖歌在起唱、引腔、节奏、速度等时间要素,和旋法、调式、腔词等音高要素方面体现出由传统向当代的发展变化。此外,从唱词层面的题材表现内容、曲调层面的地域风土特征及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类。通过流行叫卖歌的创作,折射、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变迁历程。将叫卖调元素运用于当代流行音乐创作中,是一种积极活态的创造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方式,丰富了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民族化的体裁与乐种,也拓宽了传统叫卖调在当代存续发展的途径与渠道。  
    关键词:叫卖调;叫卖歌;广告歌;中国传统音乐;流行音乐;社会表现功能   
    34
    |
    2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693368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24
查看更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1号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快速链接

快速链接
  • 预印本 预印本
  • 期刊在线 期刊在线
  • 电子辑刊 电子辑刊
  • 讲座会议 讲座会议
  • 学术知识库 学术知识库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
  •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 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 音乐学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
  • 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 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
  •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 作曲系 作曲系
  • 国乐系 国乐系
  • 指挥系 指挥系
  • 管弦系 管弦系
  • 钢琴系 钢琴系
  • 艺术管理系 艺术管理系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基础教学部 基础教学部

资源链接

资源链接
  • 学术资源库 学术资源库
  • 专家作者库 专家作者库
  • 基金项目库 基金项目库
  • 学术资讯库 学术资讯库

推荐站点

推荐站点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
  • 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 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
  •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 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0